发布日期2019年4月23日
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,却又不能妥协,不能打骂,于是很多妈妈们采用了一个看似有效的办法:不理会,直接走掉。
孩子在家哭闹,走开,别理他,哭累了自然停了;孩子在外面哭,走开,别理他,发现大人不见了自然就跟上来了。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方法,和前几年大热的“哭声免疫法”一样,简单、直接。
可是近年来“哭声免疫法”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损伤,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验证。最直接有力的证据,便是“哭声免疫法”的教育理论依据的提出者——美国行为主义专家华生,他的孩子在这种冷漠的养育方式下,大儿子自杀身亡,二女儿多次自杀,小儿子一直流浪,靠他的施舍勉强度日……
孩子用哭闹来要挟妈妈,可妈妈的突然消失,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威胁?失去妈妈的恐惧,比起孩子的哭闹,杀伤力更大。也许,孩子会很快停止哭闹,会变得“很乖”,却并不是因为学会了规则,而是因为“妈妈不要我了。”经常陷入这样的不安和恐惧中的孩子,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。
与父母的联结,是孩子感受爱的重要途径,当孩子哭闹时,父母的离开,对孩子情绪和需求的漠不关心、无动于衷,直接斩断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联结。对于孩子来说,无回应,即是绝境。
我们都知道,当孩子为了某些不合理的需求而哭闹不止的时候,正是我们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时机。然而对父母而言,难的不是教给孩子规则,而是同时给予爱与规则。
李玫瑾教授说,对待哭闹的孩子,“四个不要做只做一件事”:
不要打,以大欺小,不公平;
不要骂,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;
不要说,孩子正闹情绪,听不进去,说的多会让孩子以为你在求在哄他;
不要走开,因为走开就成了单独禁闭,那叫惩罚,没有教育意义;
只做一件事,就是一定要陪伴他,告诉他:这样做不对,你要闹就闹吧。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以后再进行沟通交流。
陪伴但不妥协,让孩子知道,你爱他,但对于他的要求,答案是“不”。温和而又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,让孩子虽然被拒绝,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联结,感受到爱。只有无条件、有原则的爱,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。
有时候,孩子对某一件东西的执着,并不只是单纯想要这个东西,而是为了证明父母对他的爱。就像失去拉线四处飘荡的气球,需要寻找着落点。于是通过一次次的任性耍赖,来试探和证明自己被爱。这时在孩子心里,自动生成了一个公式:我要什么,你给我什么=你爱我。于是每次哭闹时父母的陪伴,就变得至关重要。孩子越是哭闹,越是不能视而不见。
曾经看过一则短片《我需要你,妈妈》,视频中的每一位孩子,都在说:妈妈,我需要你。
我要我想要的,当我想要的时候;
我看上去什么问题都没有;
我需要你告诉我怎样与人分享自己的挣扎;
我总在考虑别人之前先考虑自己……
高兴、迷茫、悲伤、怨恨,所有的这些时候,我都需要你。
当孩子哭闹的时候,企图控制你的时候,正是他最需要你的时候,请你用爱的方式告诉他:规则也是爱的一部分。
爱和规则,请一同给予他,不要离开他。
南宁婴幼儿用品店专业从事婴童用品、婴儿用品、母婴用品、婴童服饰、婴儿服饰、母婴服饰的专卖店,产品远销广西、南宁,另外经营儿童服装、孕妇服装、婴儿服饰、母婴用品、婴童用品、儿童早教玩具的批发零售。

关于产品违禁词、极限词失效协议
a※我们支持《广告法》实施的,关于“违禁词"、“极限词”使用的规定。即日起,凡我产品图片、标题以及详情页面等,涉及此类文词的,一律立即失效,不作为商品描述介绍的依据。
b※。我们尽最大努力,规避使用违禁词、“极限词"。如果产品图片、标题以及详情页面等,涉及此类文词,在此申明全部失效。凡顾客下单付款购买我产品,均表示默认此协议,不作为商品描述介绍的依据。
c※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改、删除或解释,谢谢合作!